山药,又名薯蓣
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薯蓣,味甘,温。主伤中,补虚羸,除寒热邪气。补中,益气力,长肌肉。久服耳目聪明,轻身,不饥,延年。一名山芋。生山谷。
现代总结山药的功效主治主要为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、补肾涩精。
以下告诉你十个关于山药的食疗方
1.山药荔枝干粥:荔枝干、山药、莲子、大米。用于脾虚久泻,妇女虚弱,血虚崩漏,老人五更泻。(《泉州本草》)
2.山药黄芪党参炖鹅肉:鹅1只,怀山药、黄芪、党参各30g。用于中气不足,神疲乏力,食少。(《家庭食疗手册》)
3.珠玉粥:生山药g,生薏仁g,龙眼肉15g,粳米g。用于脾胃虚弱、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、健忘、失眠、多梦。(《家常食物可治病药膳食疗》)
4.消食蛋羹(健脾消食蛋羹):山药15g,麦芽15g,茯苓15g,山楂20g,莲子肉15g,槟榔15g,鸡内金30g,鸡蛋数枚。(《饮膳正要》)
5.山药莲子养胃粥:山药50g,莲子50g,小米g,大米g,红枣30g。用于脾胃虚弱,年老体虚及病愈后调养。(《中华养生药膳大全》)
6.粟米淮山糊:淮山药与粟米等量。用于小儿厌食、偏食、进食少伴见食后腹胀、泄泻等。(《中医食疗》)
7.山药芡实粥:山药50g,芡实50g,粳米50g,香油、食盐各适量。用于脾肾两虚或脾虚有湿所致的女子带下清稀、男子遗精滑泄,以及健忘失眠、纳少便溏、倦怠乏力、形体羸瘦等。(《寿世保元》)
8.茯苓山药粥:白茯苓、山药、粳米。用于小便多,滑数不禁。(《儒门事亲》)
9.莱菔鸡金粥:莱菔子9g,鸡内金6g,淮山药、白糖、粳米各适量。用于小儿伤食泄泻。(《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》)
10.香橼佛手粥:香橼30g,佛手30g,炒薏米30g,炒山药30g,红枣数枚。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胀,胃痛,胸胁胀满,恶心呕吐,消化不良。
饮食禁忌:忌同时食用菠菜、黄瓜。
医学科普,仅供参考。